老朋友問我:為什麼畫紙箱?
我回:因為畫紙箱很舒服,很治癒啊!!
不知到大家小時候有沒有作過一件事情?
把家裡全部人的枕頭棉被拿到自己床上,蓋一個枕頭棉被"家".
我覺得這是一個對家的意識反射行為,枕頭棉被是個很有安全感的象徵,不只安全還很溫暖,讓人放鬆,休息.
為什麼畫紙箱?
我想了一天後,今天有些眉目...
我是個極度缺乏家意識的人,並不是我不懂遵守在家該有的紀律或認知.
而是我內心對家這個字的需求比較高.
我覺得衣服夠暖夠穿就好.
我覺的食物吃飽不餓就好.
我覺得與人相處能夠說話溝通就好.
我覺得孩子健康快樂具有基本知識和生存能力就好.
我覺得我對大多事情都是剛剛好就好,不會太超出的要求.
雖然我很隨和,但有時候會突發性的變身完美主義者.
一時起性的要達到什麼目標,不作到不罷干休.
突然很想玩一個遊戲,讀完一本書,看完一部電影,畫一幅畫,寫個文章,打掃乾淨家裡很髒的地方...等等.
有時候↑那些事情我可能企圖有一陣子,卻遲遲不去行動...
因為沒達到完整的觀察訊息,我很難去作.
很怪嗎?
也許他們不過就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,但是我卻需要一些時間去轉變一些心態,轉變完才會去做.
也許,這是一種不安全感的行為?
有點像是...施法速度超久...而且時間不固定,但是放出去就是秒殺對方.
這些跟(畫)紙箱有什麼關係?
畫紙箱是一種我的意識形態釋放能量的行為,我把我所想表達的用畫描畫出來.
我覺得這樣子,比較安全.
文字太過快速的表達,不一定是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.
而且文字常常出現錯誤訊息,我非常喜歡在文字中塞入無用的東西來混淆視線.
很怪嗎?
就好比說,朋友問我為什麼畫紙箱?
當下我第一個反應是害怕,急躁,反感.
我非常討厭回答問題,除非這問題並不涉及我私人相關的訊息.
而~我也很討厭填寫考試卷,就像每次考英文單字後,我一定會跑回床上包著棉被大哭一樣.
也許,有人會去把這些行為改掉,或著治療.
我卻....覺得有些東西是天生的.
對我而言,這不是逃避.
有些時候做出的選擇,代表我的態度.
在我施法還沒完成前,我是不會改變我的態度,也就是說,我不會改變那的選擇,除非....局面已驚動盪到我不得不改變,通常都是我被人傷害的時候.
我不在乎受害者,加害者,被害者,施害者之類的角度....
也許一件事情當中,主觀上我是個受害者,但是時間往前推敲,傷害我的人她卻可能是同類型事件的受害者,轉回來卻成為施害者.
如果時間沒有往前推敲,她是個大壞蛋!
可....事情沒有絕對的.
我的一個選擇,內含的一些思考的角度.
我不能保證我把所有角度都想過一變,但是大部分來說,我是有做過思考的.
裡面有利益,有自私,有無私,有雙贏等等之類的考量.....
很抱歉,也許我不應該在此說抱歉,但我想帶著諷刺的語氣說"很抱歉".
也許當下,所有人都認為我瘋了,或著腦袋壞掉了.....
但是,我只是想的比較遠,看的比較廣,卻無法說出口.....
我能跨越那些傷害,是因為我不在意.
雖然情緒一就存在,但是我明白未來我一定有一天會不去在意,如果是這樣子,我為何要去計畫報復?
當下我反咬她一口就好,以後各走各的....(此指我生母)
我很狠.
因為她要的剛好是我擁有中,極少在意的東西,我不想給予.
她給予了我一個不一樣的童年,和別人不一樣的腦袋,和非常人的傷害.
她在意什麼?
我在意什麼?
她也許是無意的傷害,但是對我而言,代價大到我可能清生.
我們的關係很矛盾,她愛我的同時,卻不得不恨我.
我無法完全得知長輩們那一代的恩怨,一開始我覺得一切都是的錯.
一直到一位心裡老師對我說,孩子是無辜的,根本沒有錯.
我才覺得我的人生開始起色.
這跟畫紙箱有什麼關係?
有間接的關係.
上述有一段說道文字訊息帶來的錯誤....還有另一段,但我不想引用過來.(笑)
裡面那隻貓,是我的內在.
紙箱是我的外在.
紙箱很容易破損,在紙箱無法繼續使用時,我就會換紙箱.
這意謂...我的人生.
從紙箱上的小洞,我可以偷窺外面的世界,得知外面世界的變化.
露出一條尾巴,表示我的情緒.
躲在紙箱裡,有意無意的露出尾巴.→"即使隱藏的在好,還是會露出狐狸尾巴"
紙箱,可以拆掉在組建,可以變桌子,屋子,裝東西...
偽裝,紙箱是好物!!